浅论学生志愿活动的成效与推动对策
摘 要:志愿者活动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实践载体。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志愿者活动的发展,分析中国学生志愿活动的成效,提出推动学生志愿活动的对策。
关键词:学生 志愿活动成效 推动对策
英国的历史学家汤恩比说过:“严峻的外部挑战是伟大文明兴起的一种外部刺激。”面对世界接连不断的挑战,国人的爱心和责任心如井喷般爆发,特别是青年志愿者队伍表现出的无私奉献精神很让人感动。志愿者活动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实践载体。本文就中国志愿者活动的发展、成效和推动对策进行分析讨论。
一、中国志愿者活动的发展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灿烂的东方文明,从“乐善好施”的先哲千年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彩乐章。
中国志愿精神和志愿活动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出于社会主义国家对世界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主义义务,中国曾经对亚洲、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过大量的国际援助。伴随着这些援助活动,中国政府曾经派遣了大量的志愿人员到国外参与相应的项目。
中国在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自己的志愿活动和志愿者。中国最早的志愿者产生在社区服务的层次上,并逐步建立社区志愿者组织。
90年代初期,另外一支志愿者队伍在共青团系统中形成,并产生了全国性志愿者组织。目前,在中国最为活跃、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是这两支志愿者队伍,他们都有自己的组织体系,都与一定的政府组织联系在一起[1]。
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大规模开展始于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3年12月19日,2万余名铁路青年率先打出“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自此展开[2]。
据不完全统计,近八年来,全国累计已有8000多万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正成为当前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主体力量[3]。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它着眼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人民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服务,为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吴新红(1970年9月--),女,陕西勉县,淄博职业学院,副教授,软件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公共关系与礼仪。
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通过青年志愿者的实际行动,在社会上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新风和正气,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同时也使青年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义务观念,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志愿服务正在成为动员青年投身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成为青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十多年来,志愿活动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扶贫活动
从1996年开始,共青团中央先后联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卫生部、科技部、农业部、人事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等部门,开发实施了“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采取公开招募、定期轮换、长期坚持的接力机制,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为贫困地区提供每期半年至2年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的服务。截止07年9月,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实施了这项计划,累计共有20多万名城市青年报名,从中选派了9094名志愿者,受援贫困县达155个,覆盖了西部12个省、区、市,初步形成了支教、支医、支农三大支柱项目和跨省对口支援、省内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等工作模式。
在短期项目中,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实施了暑期大中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暑期都动员百万大中学生深入农村贫困地区、受灾地区,开展扫盲和文化、科技、卫生等志愿服务[4]。
第二、社区公益服务
社区公益服务已成为青年学生关注社会焦点、关爱弱势群体、奉献社会的重要载体。
自1994年共青团中央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围绕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城市公益服务,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许多地方的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了当地的扶贫济困、红色革命区导游、帮孤助残等社区服务活动。仅上海每年就为群众提供志愿抚养、康复医疗、心理咨询、家庭服务等600余万次。在北京,有“一助一”结对服务,社区“关爱工程”志愿者以服务社区居民,特别是帮助有困难群众的生活为目标,开展了以“一助一”结对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多种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国际志愿服务交流
从90年代初开始,我国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始为国际活动做贡献。从1990年第11届亚运会、1993年第7届全运会,一直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青年学生独特的语言、体能等优势,已成为各大外事活动核心志愿者的摇篮。
我国青年学生赴埃塞俄比亚等国开展的志愿服务,也创造了开展境外志愿服务活动的新品牌。
二、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成效
(一)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许多作为国际体育赛事的志愿者在活动结束后,都感觉到自己与祖国的心更紧密的贴在一起,志愿者代表的是中国,服务中他们没有给中国人丢脸。
在各类涉外志愿服务活动中,面对各国的外宾,志愿者们时刻铭记着祖国的嘱托,不卑不亢,热情服务,更容易深刻理解到作为一名中国志愿者所肩负的责任和得到的荣誉。
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的提升,会推动青年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爱国主义热情会推动青年全身心地投入建设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工作中,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二)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志愿者是一群追求高尚情怀和奉献精神的人。他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忱地为社会服务,不计报酬、不求回报。他们怀着对社会和人民的热爱,自觉地加入到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来。他们习惯在公众的视野之外默默的付出,无论是在南方雪灾中,还是在奥运会的筹办、进行中,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通过公益活动,学生会主动去关注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极大地培养了社会责任感。正如记者在采访抗震救灾现场的一名学生志愿者时,她表示,同学们都怀着为灾区做点实事的态度,急切的想尽一份力。
(三)志愿服务活动,砺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志愿者们来说,志愿服务的另一个收获就是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的提升。实践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志愿服务活动给青年志愿者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契机。例如,在各种外事志愿活动中,学生的外语口语、听力、笔译能力得到了极大锻炼和提高。志愿者在参与各类活动组织以及与外宾的交往中,对外国文化、风俗习惯等也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对语言学习也大有裨益。
(四)志愿服务活动,会迅速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在对奥运会期间10万志愿者所做的抽样问卷调查中,40.49%学生认为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志愿服务的动力;26.64%的人是在自我锻炼的精神支撑下完成任务的;22.49%的人是在团结互助的团队鼓舞下坚持下来的。44.4%的志愿者感到最困难的,是面对观众的抱怨和与媒体的接触[5]。
调查结果显示,奥运志愿活动给志愿者带来的的最大影响是自我思想的升华和完善。做志愿者,能提高参与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热情服务的态度,使其交际能力和责任心有很大提高。
志愿服务是一个广阔的社会实践舞台,学生在广泛参与志愿服务中,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2008年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道:“我们在志愿服务中,培养了敬业意识,树立了团队精神,塑造了正直诚恳的品格,积淀了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志愿服务是可以受益终身的宝贵财富。”在长期志愿服务活动的探索与实践中所形成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无疑在助推学子成长成才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推动学生志愿活动的对策
(一)要形成政府与学生志愿者之间的良好互动
学生志愿者组织的产生和兴起可以弥补政府的能力不足,因此政府要对学生志愿者组织进行合理定位。政府部门必须认识到志愿者可以在公共事务领域发挥重大作用,进而把原来由政府包揽的部分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事务转移给志愿组织;同时,政府要为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加大对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经费投入,为学生志愿者组织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政府的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规范学生志愿者组织的行为,促进学生志愿者组织走向成熟。
(二)学生志愿服务必须社会化
现阶段,青年志愿者行动总体上还是组织主导型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个体的能动性将得到加强,人们对志愿服务的意义也会有更深的认识。在志愿者队伍中,主动要求参加志愿服务的比例会上升。如何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如何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如何吸引更多群体参与志愿者活动,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首先要采取学生志愿者招募社会化,即采用社会化发动、自愿报名、择优录用的方式,吸收志愿者的参与。其次要志愿者培训社会化。因地制宜,依托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志愿者服务宗旨、服务理念、思想道德、专业服务技巧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志愿者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的能力。再次,要使志愿者动员社会化,利用网络、短信、电话等工具,畅通志愿者服务动员渠道。充分调动青年志愿者的自主性,使他们成为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者、设计者和组织者,实现志愿服务运行方式的自主化。最后,要实施志愿者服务项目的社会化。提高志愿者服务项目社会化,是增强志愿服务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主要是指建立志愿服务项目供需对接社会化。通过短信、网络、调查问卷等多样形式,不定期的开展志愿服务需求调查统计,及时了解政府工作的“空白点”,从而促使志愿者服务的项目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实际要求紧密结合。
(三)加强学生志愿服务的机制建设
志愿服务运行机制,是指导、调节、推动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的组织形式、管理方法、调控手段和政策制度的总称[6]。从长远看,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要蓬勃有效、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制度、机制建设必须要跟上。
首先,要完善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目标机制,共同的目标可以极大地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生命力。随着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任务不断加大,责任不断加重,只有坚持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信念,明确共同的“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唤起组织成员共同的希望和奋斗意识,并为之努力和拼搏。
二要完善运转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良性运转,包括社会化参与、网络化组织、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培训等[7]。即,动员社会广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网络化组织,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体系健全、覆盖广泛的志愿服务网络,形成自上而下的志愿服务组织,有效推动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工作的开展。规范化管理是指实施登记注册、系统培训、有序调配、合理使用、宣誓上岗、记时考核等有关制度,使公众参与志愿服务有章可循。
三要完善激励机制。志愿者在提供社会公共事务服务的同时,也希望获得自身利益、需求的满足,志愿者往往希望获得激励。因此,必须建立普及化的志愿者激励机制,使全社会认可对志愿者的激励,并通过社会评价体系不断强化激励。例如,对志愿者提供社会荣誉型激励、社会回馈型激励、自我价值型激励、自我成就型激励或自我发展型激励等。
四要完善保障机制。如,要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赞助、基金会资助、个人捐助的几大融资渠道,保证志愿服务事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志愿者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提供资金保障。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收支透明度的提高,从而树立学生志愿组织良好的社会可信度,实现志愿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1996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下发了《关于青年志愿服务的五个规范性文件》,对于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表彰奖励、服务组织的建立、青年志愿者参与大型文体活动、参加抢险救灾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这表明,青年志愿者行动已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和社会化。
但同时,还需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立法,应尽快出台一部统一的《中国志愿服务促进法》,明确志愿服务的法律地位、组织框架、责任主体、运行方式、资金保障、医疗卫生保障等内容。依法保障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志愿者及相关主体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已成为进一步深化志愿服务工作的当务之急。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活动队伍,用法律来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序开展,无疑将推动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同时也有利于传播和推崇社会互助的价值观念,弘扬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新风正气,使志愿精神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力量,使志愿服务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实践载体。
参考文献:
[1]丁元竹.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与问题[M].中国志愿服务与福利论坛,2003(1)
[2]王振友.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由来、现状及发展趋势[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6~27.
[3]李峰.试论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发展与完善[J].河南电大学报,1999(1):7~8.
[4]中国2001 国际志愿者年委员会工作简报第3期[J].中国 2001 国际志愿者年委员会秘书处编,2001(09):3~4.
[5]铁铮.中国志愿者的发展趋势[N].北京日报.2009.03.
[6]胡蓉.我国志愿者的激励机制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18~19
[7]顾建光.现代公共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